有这样一段故事,钢琴家郎朗在韦尔比耶艺术节演奏时,看到了台下坐着的钢琴大师米哈伊尔·普莱特涅夫。演出结束后,郎朗第一时间做的就是跑去追问普莱特涅夫的感受。另一位中国钢琴家王羽佳曾说:“我的梦想是像普莱特涅夫那样,既能弹琴又能指挥,还能改编作品!”
中国乐迷给普莱特涅夫许多爱称,“普神”是其中之一。
10月10日晚,当“普神”迈上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,音乐厅里掌声四起。连续两晚,普莱特涅夫率其一手打造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(RIO)呈现全套4部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。
钢琴大师米哈伊尔·普莱特涅夫
上海的金秋,是收获的季节。随着这场“拉赫马拉松”的上演,沪上古典乐坛将正式进入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时间”:顶尖演艺项目纷纷“首演上海”“唯选上海”,展现亚洲演艺之都的实力与魅力。作为核心承载地之一,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以高达九成的海外演出占比,为观众带来一场又一场艺术盛宴。未来两个月,东艺不仅将在一周内接连迎来两场挑战极限的古典乐全集,11月还有多支交响天团登陆,密集的顶尖演出安排,让乐迷不禁感慨“要住在东艺”。
上海首场音乐会,普莱特涅夫将收到的鲜花转赠乐团成员。施晨露摄
从“拉赫马拉松”到“马勒宇宙”,亮点十足
10月,三场古典乐盛事将陆续在东艺上演。紧随“普神”带来的拉赫马尼诺夫钢协全套亚洲首秀,10月12日至16日,乐迷将在东艺迎来“马勒宇宙”,拥有近250年历史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在指挥家捷杰耶夫率领下,首度在上海以连续5天、6场音乐会的形式,呈现马勒的9部交响曲。
此次演出将以“200人交响乐团+300人合唱团”的编制规模,创亚洲马勒交响曲同类演出纪录:6场演出覆盖九部交响曲,单场最长达170分钟,总时长12小时。据古典音乐数据库Bachtrack显示,近十年,全球仅维也纳爱乐(2019年)、柏林爱乐(2021年)各举办过一次类似项目,且场次少于上海站。演出公布后,全国乐迷踊跃购票,短短几天内6场售票过半,10月15日《第八交响曲》几近售罄,大量外地乐迷专程购票。
10月底,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继2018年在申城惊艳登场后,时隔七年,再度归来开启中国内地唯一一站演出。乐团将在首席指挥艾伦·吉尔伯特率领下,携手小提琴家约书亚·贝尔重返上海,两场音乐会的两套曲目形成鲜明对照,展现19世纪与20世纪音乐审美的变迁。今年是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成立80周年,乐团代表汉堡来到姐妹城市上海——这座同样以港口联通世界的东方大城,以音乐延续两座海港之城的情谊。
名团上演“交响德比”,名家竞演典藏级演出
今年迎来20周年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是世界名家名团“停泊”的中国之家,核心品牌“听交响·到东方” 有着极强号召力。
作为维也纳爱乐乐团首个中国战略合作伙伴,继去年双方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后,今年,东艺将迎来维也纳爱乐的第七次来访。11月22日、23日,乐团将在合作密切的指挥克里斯蒂安·蒂勒曼执棒下,以浪漫与后浪漫主义为线索,演绎舒曼、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杰作。蒂勒曼与维也纳爱乐合作已25年,曾两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,录制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等标杆唱片,2024年获颁乐团荣誉会员。
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将第六次亮相东艺,这是指挥丹尼尔·加蒂执掌乐团后的首度访沪,将携手新生代华裔钢琴家刘晓禹带来两套跨风格作品。11月4日的音乐会跨越东西古今,既有罕见的武满彻《弦乐安魂曲》,也有马勒《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》;11月5日以贝多芬《科里奥兰序曲》开篇,刘晓禹与乐团合作莫扎特《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》,最后以施特劳斯《英雄的生涯》续写乐团与这位大师的世纪音乐缘。
“指挥鬼才”提奥多·库伦奇斯与音乐永恒乐团,将带着“无词指环”等作品连续第三年与上海观众相约。2025年是音乐永恒乐团成立20周年,乐团3月已携马勒、布鲁克纳作品开启纪念巡演,11月将在上海再掀古典乐热潮。
除了宏大的交响版图,东艺舞台同样聚焦大师个人艺术光芒。11月13日,当代俄罗斯钢琴学派代表丹尼斯·马祖耶夫再次挑战炫技与情感浓度的极限。音乐会将以巴赫《D小调恰空舞曲》(布索尼改编版)开篇,随后是尽显其触键力度与情感张力的贝多芬《“热情”奏鸣曲》,传递内敛诗意的格里格《六首抒情音画》,最后以普罗科菲耶夫“战争三部曲”中最富抒情性的《第八钢琴奏鸣曲》收尾。
“大提琴神话”米沙·麦斯基去年因脊髓感染暂别舞台半年。如今77岁的他将与钢琴家女儿莉莉·麦斯基回归上海,音乐会以贝多芬根据莫扎特《魔笛》创作的七段变奏曲开场。古典吉他传奇佩佩·罗梅罗则将在上海献上其职业生涯的告别演出之一,为超过六十载的艺术人生写下浓墨重彩的句点。
大财配资-配资实盘网-配资论坛开户-个人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